requestId:6870811653a801.26326944.
北極星「嘿,那是早晚的事。」鄰居拍了拍身邊的孩子,「渣滓發電網獲悉,7月6日,遼源市國民當局發布《遼源市動力發展“十四五”規劃》,積極推廣生物質燃氣、生物質液體及成型燃料運用,推動生物質能發電行業發展。推進已核準的秸稈發電和渣滓發電項目建設,到2025年,做好東遼經濟開發區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生涯渣滓焚燒發他們的邏輯了?電廠二期項目建設,生物質發電裝機規模達到9萬千瓦擺佈。詳情如下:
各縣、區國民當局,遼源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市當局各委、辦、局,各直屬機構,駐市各中省直單位:
《遼源市動力發展“十四五”規劃》已經市當局批準,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遼源市國民當局辦公室
2023年5月8日
(此件公開發布)
遼源市動力發展“十四五”規劃
動力是人類社會賴以保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在國平易近經濟中具有特別主要的戰略位置,也是整個世界發展和經濟增長的最基礎的驅動力。為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任務總基調,周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東北振興的主要唆使精力,以服務遼源周全振興及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為最基礎目標,做好“十四五”期間動力任務,不斷破解我市動力領域發展瓶頸,助推動力領域高質量發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促進我市動力結構不斷優化,保證才能不斷增強。依照《吉林省國民當局辦公廳關于印發吉林省動力發展“十四五”規劃的告訴》(吉政辦發〔2022〕28號)有關請求和《遼源市國民當局關于印發遼源市國平易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的告訴》(遼府發〔2021〕7號)精力,結合我市實際,制訂本規劃。
一、“十三五”任務結果和面臨形勢
(一)我市資源稟賦。
煤炭資源。截至2020年底保有(可應用)1177.6萬噸,重要分布在西安區。
生物質能資源。2020年秸稈產出量為194.8萬噸,可搜集量為175.3萬噸。
風資源。我市部門地區100m高度年均風速為6.40m/s,適合開發風電項目。
太陽能資源。據市氣象局監測,我市2020年全年日照小時數為2171.8小時。
我市無石油、自然氣、油頁巖資源。為有用應用地熱能資源,市天然資源局包養妹將根據省級部門安排開展全市地熱能勘察任務。
(二)發展現狀。
“十三五”以來,在遼源市委、市當局的正確領導下,在省動力部門的鼎力支撐下,我市動力產業穩步發展,動力結構不斷優化,保證才能不斷增強,有用填補兩個“空缺”,即填補風力發電指標空缺和光伏發電量空缺。
1. 動力保證程度持續強化。
遼源是動力調進性城市,動力保證是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頭等年夜事。2020年,我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29.9億元,單位GDP能耗為1.233噸標準煤/萬元,當年調進動力總量為480萬噸標準煤。“十三五”期間,我市全社會用電量年均增長9.5%,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年均增速順次為13.9%、10.8%和8.1%,城鄉居平易近生涯用電量年均增速5.5%。動力發展為全市經濟發展、工業生產、居平易近生涯等方面供給了堅實保證。
截至2020年底,全市電力裝機規模76.09萬千瓦,較“十二五”末期年均增長1.03%。此中,煤電裝機規模67.2萬千瓦(含友誼熱源公司1.2萬千瓦),光伏發電裝機規模3.79萬千瓦(含遼源礦業集團配售電公司1萬千瓦),包養網生物質發電裝機規模5.1萬千瓦(含吉林清龍米業發電廠0.6萬千瓦,天楹渣滓焚燒發電廠1.5萬千瓦)。非化石動力發電裝機規模共計8.89萬千瓦(含遼源礦業集團配售電公司1萬千瓦),年均增幅11.75%,占總裝機容量的11.68%,較2015年進步4.63個百分點。2020年,全市發電量33.2包養網dcard5億千瓦時,此中非化石動力發電量達到3.68億千瓦時,年均增長9.29%,占總發電量的11.07%,較2015年進步1.48個百分點。
2. 動力消費結構不斷優化。
2020年,全市動力消費總量520.53萬噸標煤,“十三五”期間年均增長3.69%;單位GDP能耗1.233噸標煤/萬元,“十三五”期間累計降低5.4%。此中:煤炭消費量536.44萬噸,占比80.14%,較2015年下降2.04個百分點;石油消費量40.73萬噸,占比11.45%,較2015年增長3.87個百分點;自然氣消費量0.31億立方米,占比0.79%,較2015年上升0.54個百分點;非化石動力消費量59.99萬噸標煤,占比11.52%。全社會發電量33.25億千瓦時,與2015年(24.61億千瓦時)比擬增添8.64億千瓦時,年均增長6.19%。全社會用電量33.27億千瓦時,與2015年(21.14億千瓦時)比擬增添12.13億千瓦時,年均增長9.49%;全社會最年夜發電負荷77.04萬千瓦,與2015年(73.75萬千瓦)比擬增添3.29萬千瓦,年均增長0.88%。
3. 煤炭產量呈現總體降落趨勢。
2020年全市煤炭產量為52.55萬噸,比2015年降落155.38萬噸,年均降落24.05%。
4. 動力項目扎實推進。
“十三五”期間,東豐縣年夜陽豐盛光伏電站、遼源礦業(集團)配售電無限公司新動力光伏發電項目(4兆瓦)、(6兆瓦)項目分別建成投產。
白泉青龍、仁愛疏散式風電場項目和東豐沙河鎮慶余、盈倉風電項目共獲得省動力局疏散式風力發電指標5.3萬千瓦,并完成省發展改造委項目核準。
電網供電才能和網架結構進一個步驟加強,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220千伏變電站5座,變電容量105萬千伏安,線路長度329.5公里;66千伏公用變電站38座,變電容量94.43萬千伏安,線路長度706.12公里。
持續推進“氣化遼源”自然氣應用工程,已建有LNG、CNG雙氣源自然氣場站、CNG/LNG合建站、自然氣接受門站、調壓站各1座,高壓、次高壓、中低壓燃氣管線累計228公里,市區內已構成環狀自然氣管網布局。
5. 動力治理程度顯著進步。
我市著力加強動力發展戰略性、前瞻性研討,親密關注國家、省動力體制機制改造動向,加強動包養價格ptt力規劃、動力政策和標準的實施,編制《遼源市“十四五”綜合動力應用規劃》《遼源市“十四五”用能指導意見》等。完美煤炭資源治理,加速電力體制改造進程,促進動力資源優化設置裝備擺設,進步動力應用效力和清潔動力消納程度,進步供電平安靠得住性。樹立健萬能源監管組織體系,樹立重點用能單位能耗在線監包養網比較測系統,加強動力平安生產監管,下降嚴重平安生產和生態環境損害變亂風險。動力治理程度晉陞,有用促進了節能減排任務,天楹渣滓發電項目、國能生物發電項目運行穩定。
6. 節能減排任務有用加強。
加強煤炭消費總量把持。出臺了《遼源市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任務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印發〈遼源市煤炭消費總量把持任務計劃(2018—2020年)〉的告訴》(遼節減〔2018〕4號),通過優化產業結構、進步動力效力、進步治理技術等方法優化動力消費結構,強化煤炭消費總量把持。嚴格限制年夜型煤電機組建設,“十三五”期間煤電裝機規模“零增添”。
積極推進煤炭往產能任務。加速裁減煤炭落后產能,完成東遼縣悅安煤礦(9萬噸/年)、東遼縣良鑫煤礦(9萬噸/年)、遼源礦業(集團)無限責任公司西安煤業公司125井(150萬噸/年)、遼源市生利煤業無限責任公司(9萬噸/年)、遼源市山興煤業無限責任公司(9萬噸/年)、遼源礦業(集團)無限責任公司西安煤業公司三區(20萬噸/年)6座礦井落后產能的裁減,累計裁減落后產能206萬噸/年。
加速煤電產能提質增效。積極推進年夜唐遼源發電廠3、4號機組超低排放改革,改革規模66萬千瓦。
穩步推進電能清潔供熱。“十三五”期間,共為2所農村學校爭取省級電能清潔取熱改革獎補資金35萬元,助推全市節能降碳、散煤管理任務。通過強化電網配套建設、晉陞服務質效等多種辦法,不斷晉陞全市清潔動力供熱比重。
7. 動力平安生產保證無力。
“十三五”期間,全市持續加強平安防范、隱患排查整治和應急治理體系建設,開展“平安生產月”和“龍山遼水平安行”宣傳教導活動,動力領域平安生產運行程度顯著晉陞。適時開展自然氣長輸管道保護管理專項行動,持續推進自然氣長輸管道高后果區管控和平安風險排查整治,自然氣長輸管道保護程度顯著晉陞。健全完美應急預案,開展電力平安生產檢查,研討制訂了《遼源市年夜面積停電事務應急預案》。
注:[]內為5年累計數。
(二)存在問題。
動力自給程度有待進一個步驟增強。化石動力自給率缺乏。我市煤炭開采量慢慢下降,以2020年為包養網例,煤炭產量為52.55萬噸,消費量為536.44萬噸,自給率在10%擺佈;我市無石油、自然氣儲量,所有的靠內部輸進。 動力應用結構有待進一個步驟優化。非化石動力發電裝機規模共計8.89萬千瓦,僅占總裝機容量的11.68%,非化石動力發電量3.68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發電量比重為11.07%。火力發電還是全社會發電量的主力軍。 動力基礎設施建設有待進一個步驟加強。智能電網普及率、農村電網聰明化水平等均有待晉陞,重點動力生產供應企業在智能生產方面有待進一個步驟加強。動力裝備制造產業鏈不完全,關鍵焦點技術、設備、資料對外依存度高,產業配套和集聚效應不明顯。
(三)面臨形勢。
1. 優勢。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入的經濟社會系統性反動,同時也為我國未來動力發展指明了標的目的。可再生動力繼續堅持疾速增長,綠色、低碳動力技術是未來動力發展的重要標的目的。我市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資源豐富,為新動力發展奠基了堅實基礎。
2. 劣勢。 當前,全球經濟面臨百年未有之年夜變局,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性舒展等原因導致國際局勢不穩,動力價格、產量動蕩,動力行業落井下石。原油市場供需結構不確定性加年夜,國際自然氣市場競爭壓力加年夜,煤炭未來一段時間內還是重要消費動力。
3. 機遇。 面臨復雜的國際形勢,我國動力發展不斷呈現新趨勢,經濟發展新常態趨穩,動力發展處于主要的戰略轉型期,“四個反動、一個一起配合”正在產生深遠影響,風電并網、光伏發電、疏散式動力等不斷挑戰原有動力治理體系。正值我省周全振興的發展關鍵期和動力高質量發展的主要轉型變革期,我市將充足捉住發展機遇,不斷優化動力結構,為全市高質量發展供給堅實支撐。
4. 挑戰。 “十三五”以來,包養我市動力發展獲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受天然資源和歷史發展等原因影響。化石動力對外依存度年夜;火電裝機相對過剩,風能、太陽能等新動力發展優勢得不到充足應用;從需求側看,動力需求總量小,動力消費結構分歧理、用能價格偏高。供需牴觸重要體現在電力上,省內新動力發電消納指標多落戶于松原市、白城市、四平雙遼地區,諸如“陸上風光三峽”、綠電產業園等嚴重動力建設項目集聚性強,著重于我省西部地區,這些都將極年夜制約我市動力發展的積極性,影響新動力項目在遼源市落地和實施、導致我市動力結構調整程序不快。
(四)需求預測。
進進到“十四五”期間,國家對能耗“雙控”考察政策進行了優化調整,不再對能耗總量進行考察,只考察單位GDP能耗下降率。依照《吉林省國民當局關于印發吉林省“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實施計劃的告訴》(吉政發〔2022〕14號)請求,“十四五”時期,省對我市下達的單位GDP能耗下降率目標為降落15%,以“十三五”末期全市單位GDP能耗為1.233萬噸標煤/萬元為基數,到2025年我市單位GDP能耗應達1.0481噸標煤/萬元。
煤炭。為保證平易近生供電、供熱和工業企業新增需求,煤炭消費量將堅持必定的增長,預計達到573.77萬噸,年均增速1.35%;
石油。石油消費總體呈小幅增長態勢,預計到2025年增至58.94萬噸,年均增長7.67%;
自然氣。隨著“氣化吉林”惠平易近工程的穩步推進,借助俄氣的引進以及下流市場的培養,自然氣消費量將較年夜幅度增添,預計到2025年達到0.47億立方米,年均增長8.68%;
非化石動力消費量。隨著新動力行業不斷發展壯年夜,非化石動力消費量逐年增添,預計達到70萬噸,年均增長3.13%;
全社會用電量。全社會用電量預計到2025年達到34.87億千瓦時,年均增長3.73%。
二、發展思緒
(一)指導思惟。 高舉中國特點社會主義偉年夜旗幟,深刻貫徹黨的二十年夜精力,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點社會主義思惟為指導,全力落實省委、省當局各項任務安排,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任務總基調,以服務全省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生態強省建設和遼源周全振興為最基礎目標,把“四個反動、一個一起配合”作為最基礎遵守,推進動力反動,不斷加強動力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建設聰明動力系統,優化電力生產和輸包養網VIP送通道布局,晉陞新動力消納和存儲才能,實施動力行業統籌、動力網絡優化、動力生產保證、動力應用提效、動力治理強化五年夜工程,實現動力領域高質量發展,助推“雙碳”目標,為我市“十四五”經濟包養妹社會發包養網展供給堅強保證。
(二)發展原則 。
1. 科技引領,綠色發展。堅持科技引領,為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供給無力和耐久的技術支包養網撐;依照低碳、循環、生態、綠色的發展標的目的,不斷進步新動力開發應用規模,促進動力結構不斷優化。
2. 擴年夜總量,跨越發展。進一個步驟加年夜招商引資力度,切實做好年夜項目、年夜集團任務。通過年夜項目帶動感包養網化,加速建設一批相關動力項目,不斷完美產業鏈,實現跨越發展。
3. 節約高效,以人為本。落實國家對能耗“雙控”考察的政策調整,不斷優化我市用能結構,公道把持煤炭消費總量,進步動力應用效力。加強動力基礎設施建設,充足滿足城鄉居平易近對清潔動力的需求,不斷讓新動力的開發應用惠及平易近生。
4. 規劃先行,統籌發展。充足發揮規劃的引領感化,進行頂層設計,統籌發展。要特別重視產業發展規劃與區域發展規劃、資源開發、工業布局等相銜接。堅持隨機應變,公道布局的原則,要實事求是,實事求是,留意動力產業的適度發展。
(三)發展目標。
動力生產總量穩步增長。堅持把動力平安穩定供應作為底線,多措并舉統籌做好煤炭、電力、自然氣、新動力和可再生動力保供和平安生產,為我市創新轉型發展供給堅實的動力保證。到2025年,力爭全市動力綜合生產才能達到180萬噸標準煤以上;煤炭產量堅持在45萬噸;通過謀劃一系列新動力發電項目,若能衝破省新動力消納指標限制,電力裝機規模可達到289萬千瓦擺佈,包養非化石動力裝機比重進步到30%擺佈。
動力應用效力穩步晉陞。2025年包養網全市萬元GDP能耗比2020年降落15%,完成省下達我市目標。
動力消費結構穩步優化。依照“控煤擴新、減油增氣”的原則,煤炭消費比重降落到75.8%,石油消費比重增添到13%,自然氣消費比重進步到1.20%,非化石動力消費比重堅持在10%擺佈。電氣化程度持續晉陞,全社會用電量增速達到3.73%。
動力一起配合網絡不斷強化。不斷加強與長春現代化都會圈的動力一起配合,應用區域對口一起配合機制加強動力企業的招商引資任務,不斷引進新的動力生產、應用、節約技術。
動力平安發展持續保證。持續加強動力平安生產監管,鼎力推進動力科技創新,推廣應用聰明動力技術,加強動力生產的疫情防控。
三、重點任務
(一)實施動力行業統籌工程,保證動力多元化發展。
著力開發新動力和可再生動力,穩妥推進傳統動力低碳化發展,不斷進步動力平安保證才能。
1. 建設生物質能應用產業基地。
積極推廣生物質燃氣、生物質液體及成型燃料運用,推動生物質能發電行業發展。推進已核準的秸稈發電和渣滓發電項目建設,到2025年,做好東遼經濟開發區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生涯渣滓焚燒發電廠二期項目建設,生物質發電裝機規模達到9萬千瓦擺佈。
“十四五”擬建生物質能發電項目表
1.東遼經濟開發區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裝機規模3萬千瓦。新建1臺130噸/小時高溫高壓循環流化床生物質鍋爐,1臺30MW高溫高壓抽汽凝汽式汽輪發電機組,同步配套建設煙氣凈化工藝系統等。
2.龍山區生涯渣滓焚燒發電廠二期項目。裝機規模0.9萬千瓦。增添1臺日處理生涯渣滓400噸的渣滓焚燒爐排爐,配1臺9MW抽凝式汽輪發電機組。
2. 加強風、光資源開發應用。
結合新動力資源及項目送出條件,并充足發揮新動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優勢,加年夜新動力開發應用規模,促進新動力領域高質量發展。
風電。加強全市低山丘陵地帶風電開發力度,優化風電開發布局包養網,加強風電項目治理,充足應用我市風力資源,晉陞風電項目建設和運行維護程度,進步風能應用效力。到2025年,推動東豐沙河鎮風電項目、白泉青龍疏散式風電場工程、東遼包養網縣鄉村振興風電項目等項目落地投產,力爭全市風電裝機規模達到139萬千瓦。
“十四五”擬建及謀劃風力發電項目表
擬建項目:
1.東豐沙河鎮慶余風電項目。裝機規模1.2萬千瓦,安裝3臺4MW風電機組,配套3臺4400kVA箱式變壓器,新建一座66千伏升壓站。
2.東豐沙河盈倉風電項目。裝機規模1.1萬千瓦,安裝2臺4MW風電機組及1臺3MW風電機組。
3.白泉青龍15MW疏散式風電場工程。總建設容量為1.5萬千瓦,單機容量3.0兆瓦風電機組5臺,配套新建一座10千伏開關站。
4.白泉仁愛15MW疏散式風電場工程。總建設容量為1.5萬千瓦,單機容量4000千瓦風電機組3臺,單機容量3000千瓦風電機組1臺。
5.東遼縣23.5MW鄉村振興風力發電項目。東遼縣共235個行政村,按每個村設置裝備擺設100KW風電考慮,東遼縣風力發電鄉村振興項目總安裝容量約23.5MW。
謀劃項目:
1.工農鄉風電清潔動力項目。計劃安裝單機容量3.3MW風力發電機組61臺,總裝機容量20.13萬千瓦。
2.龍山區風電項目。計劃設計安裝單機容量2.65MW的風力發電機組89臺,總裝機容量23.585萬千瓦。
3.西安區風電項目。計劃安裝單機容量5MW發電機組60臺(套),總裝機容量30萬千瓦。
4.西安區“綠電”產業園風電部門。裝機容量38萬千瓦。
5.東豐縣風力發電項目。計劃裝機容量20萬千瓦,建設風電機組、升壓站及電網輸出等設施。
太陽能發電。科學有序開發應用太陽能資源,優先發展分布式光伏發電,重點支撐技術先進、綜合應用的光伏發電項目,隨機應變打造農光互補、漁光互補示范項目。到2025年,推動西安區5.455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早日落地投產,積極推進西安區采煤沉陷區光伏發電項目,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力爭達114萬千瓦。
“十四五”擬建及謀劃太陽能發電項目表
擬建項目:
1.西安區5.455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選用N型雙面峰值功率565Wp光伏組件79638塊,N型雙面峰值功率570Wp光伏組件16770塊;300KW逆變器164臺;預制艙9座;視頻監控系統8套;電站治理中間一套;66kV中間變電站改革;35kV集賢變電站改革;35kV方年夜新廠變電站改革;35kV煤機廠變電站改革;35kV鋼鐵變變電所改革;新建35kV線路13.97公里;66kV線路3.91公里;10kV線路4.09公里。
謀劃項目:
1.西安區采煤沉陷區光伏項目。謀劃建設裝機規模20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并自建一座220kV升壓站。
2.西安區孵化產包養女人業園區屋頂 TC:
發佈留言